查看原文
其他

文宣讲校史 | 你可能不知道的浙大体育课

 欢迎关注“求是文化宣讲队” 


每天下课第一句

打卡是否要一起

每次少跑一百米

都要说声对不起


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


不知道体育课对你来说,是拿分的美差还是可怕的噩梦呢?不管你是体育渣还是运动狂,在浙大都要经历打卡、体测与12分钟跑,大一新生还要上体育专项辅导课,嘿嘿嘿~毕竟,三墩镇体育大学绝非浪得虚名。


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校史里的浙大体育课吧!



启蒙篇


早在求是书院成立之初,体操课(体育课)就作为必修课,出现在内外院学生的课表里。


什么是体操课呢?引用清政府《奏定学堂章程》中的话,就是“以兵式体操为主要内容”的课程。


因此,体操课管理是非常严格的,书院制定了一整套体育锻炼规程,国立浙江大学时期的文理学院制订早操规程,对学生做早操的时间、出勤率、动作姿态都做了细致的规范。


国立浙江大学体操章程



西迁篇


抗日时期的西迁是非常艰苦的,以竺老校长为代表的老师们觉得,学生的身体素质绝不能落下,为了体育课顺利进行,学校也做了很多努力,比如——


到一个地方就建一个游泳池


是的!你没有看错!我们每到一个有水源的地方,就会先分析地理环境,再规划施工方案,划出一块地方,建设海滨浴场……啊不,是天然游泳池,确保每一位浙大人都掌握这项基本技能。


贵州湄江的天然游泳池


不仅如此,我们还在湄江山背购地40亩,建了400米标准跑道运动场。


400米标准田径场


西迁途中,竺老校长还提出了大学培养人才不可缺少的四项条件:肯牺牲自己努力为国,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;清醒而富有理智的头脑和深思熟虑、不肯盲从的习惯;明辨是非而不循利害的气概;健全的体格


于是,在竺老校长和体育系主任舒鸿先生的一致决定下,浙大成为了全国第一个体育课挂科不能毕业的大学……




新中国篇


新中国成立后,即使浙大面临着校园重建、院系改组等一系列艰巨的工作,学校依然非常重视体育课。许多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体育课名词,就是起源于那个时候。


建国之初就有的体育课名词:

风雨操场、体育选课、体育导师制、秋季运动会、体育项目轮换制……


农学院秋季运动会


改革开放后,随着教学环境的不断改善,浙大的体育课也开始了改革的探索。体育课的设置从70年代的大一开设体育基础课、大二开设体育选项课逐步发展为90年代的大一大二均开设体育选项课。


在教学模式上,浙大首创了俱乐部模式。简单来说,也就是开设不同的体育兴趣班给同学们选择。


当时可以选择的体育课程有:

篮球、排球、足球、网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游泳、健美、艺术体操、武术、散打、拳击、气功、健身操、保健课


道理我都懂

我就想问气功课现在还有吗?



同时,我们所熟悉的专项辅导制度,也是从改革开放时期开始的。体育课以“专项范例课程”为主,以“重点项目教学课程”为辅,学生每周在俱乐部上一门大课,每周参加三次早操、两次课外活动辅导。课外辅导不强制参加,以动员、吸引学生参加为主,而早操必须参加。


同学们参加早操



成就篇


在浙大一代代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浙大在体育方面也获得了许多的成就— —


这些年来的体育成就:

最早实行体育课导师制的学校

最早开辟体育课俱乐部制度的学校

倡导成立杭高校大学生体育协会

全国首批48所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学校

召开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


最重要一点,这种“强健体魄,树我邦国”的意识,逐渐成为浙大文化中的一部分,也融入到浙大人的血脉中。


所以,闲暇之时,不如约上三五好友,一起舒展舒展筋骨,为现在也为将来,打造一个健康的浙大人吧!还能提高体育成绩刷一波均绩呢嘻嘻

参考资料:浙大体育百年历程  浙大体育与艺术搜狐主页


体育课


立人为先

百廿浙大

强身健体

树我邦国





求是文化宣讲队



咨询电话:88981156

微博号:浙大求是文化宣讲队 

天涯不忘,求是宣讲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